11月24日,四川省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頒獎晚會暨鄉村嘉年華(以下簡稱“晚會”)在樂山市峨眉山市啟幕。此次活動將頒獎晚會與鄉村嘉年華相結合,以“文”“藝”“鄉”“趣”聯動展示新時代四川鄉村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讓鄉村文化“破圈傳播”。
頒獎晚會公布了一組數據,展現了大賽產生的“乘法效應”。截至2022年11月,全省共2038個鄉鎮、1866名能人、1877名代言人參與競演大賽;線下舉辦競演活動120場、線上發布相關作品及稿件11589件(篇),點擊量逾7億次。經各市(州)推薦、專家評委綜合海量參賽稿件、媒體數據傳播等多維度、多環節評審后,峨眉山市雙福鎮等獲得100個魅力鄉鎮、王旭等獲得100名文化能人稱號、滕云等獲得100名鄉村代言人稱號。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省體育局、省廣電局、中共樂山市委、樂山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廣電四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中共樂山市委宣傳部、樂山市委網信辦、樂山市農業農村局、樂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樂山市體育局、中共峨眉山市委、峨眉山市人民政府協辦。
耕、耘、收、藏
四季流轉里的蜀鄉生活美學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自古以來,峨眉山就是詩人爭相吟誦的對象,也是畫家筆下的秀麗山色。著名畫家張大千更是將峨眉山視為四川山水“天下四絕”美景之一,一生繪峨嵋金頂無數。晚會落地峨眉山,將詩畫美意延續,以“陽夏”“清秋”“玄冬”“芳春”四大篇章,娓娓道出四川鄉村文化振興的詩情畫意。
萬物華實,草色葳蕤,晚會在“求索”與“奮進”的“陽夏”篇章中開始。青綠風的鄉村畫意在電子屏幕上緩緩流動,綠水蟬鳴的田野里,舞者翩然,帶觀眾步入一個昂揚奮進的四川鄉村畫卷。
季節交替,鄉歌四起,人們的視野隨著舞臺步入廣袤田野。這里,達州安仁板凳龍造型獨特,沐川草龍赫赫生威。手擎扎于板凳的草龍,四川漢子們翻滾盤旋,宛如出海之蛟龍。身著赫色短褲的沐川舞龍人,時而二龍戲珠,時而翻江搗海。磅礴氣勢,展現了四川鄉村踔厲奮發、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青青茶語里,四川鄉土風情的竹簾畫、綿竹年畫、蜀錦、面塑交織相融,勾勒出蜀鄉多彩的鄉土文化,讓人沉醉在光影聲色里。
據晚會總導演介紹,演出融合舞蹈、非遺、民俗等,營造出雅致、唯美、震撼的音舞詩畫情景,通過四季流轉再現四川鄉村生活美學,解讀蜀鄉人民傳承千載的“耕、耘、收、藏”智慧哲理,透過原汁原味的鄉土詩意生活,展現“蜀鄉千村攜手共進鄉村文化盛興之路”的美好。
頒獎晚會上,還公布了全省優秀組織獎、十大魅力鄉鎮、十大鄉村代言人和十大鄉土文化能人。
21市州鄉村好物齊聚
嘉年華里看四川“鄉”當潮
在頒獎晚會旁邊,匯聚四川省21個市州鄉村好物的鄉村嘉年華也同時舉行。食在四川、四川稀奇、四川潮范、川鄉記憶四大板塊,將生動鮮活的鄉村生活場景鋪陳于眼。
廣元喚馬剪紙攤位前,蒼溪縣喚馬鎮綜合文化站站長陳忠正忙著給前來圍觀的人介紹這一非遺。鏤空紅紙里,山河錦繡,笑臉燦爛,鄉村新景撲面而來。喚馬剪紙線條流暢,其畫面疏與密、虛與實的對比千變萬化。陳忠介紹,如今依托大賽,喚馬鎮充分挖掘“喚馬剪紙”這一省級非遺優勢資源,涵養鄉風文明,激活鄉村振興,多樣的鄉村文化生活,讓基層文化熱鬧起來。
相鄰不遠的井研農民畫,讓“鄉趣”入畫。農民畫家饒藝介紹,在這里生活著一群“泥腿子”畫家,“我們一手忙著四季農耕,一手拿著畫筆,畫天、畫地、畫自己,畫山、畫水、畫鄉土,讓充滿泥土芬芳的井研農民畫享譽全國。”一邊說,饒藝還一邊忙著繪制鄉土情主題作品。“依托大賽,我們也正在學習制作短視頻,將我們的農民畫繪畫過程和作品展示,沒想到還有不少粉絲關注。”饒藝透露說。
在這里,還能邂逅鄉村文化現代新潮的一面。綿陽的羌食薈文創產品、宜賓的宜人宜禮·宜賓文創、南充的相如故事系列文創、達州文旅IP形象——巴小虎等齊齊亮相,同期開展線上線下互動體驗活動、開展網紅直播活動推介,讓鄉村的“潮范”撲面而來。
川鄉記憶板塊,則通過實物展示、情景再現、影音資料展示四川農耕文化和歷史。水車、草龍、造紙等互動體驗區,推雞公車、挑扁擔、搣包谷等鄉村特色的體驗項目,喚醒不少觀眾的鄉愁記憶。
解鎖振興“流量密碼”
以競演激活鄉村文化發展春水
山川形勝,活水涌流,四川山水秀麗,擁有著深厚的鄉村文化底蘊。在這片鄉土,曾走出過“東方之筆”張大千、哲學巨匠賀麟等名人大家。
新時代,四川如何激活豐富的鄉村文化本底?
今年5月,第二屆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再次啟動,以“四川‘鄉’當潮”為主題,以鄉村為背景、以群眾為主角,通過線上線下兩個渠道同步開展競演,激發大眾對鄉土文化的熱愛和繼承發揚的熱情。其中,線下組織省市縣三級競演;線上廣泛動員文化能人、非遺“新生代”、新鄉賢、健身達人、鄉鎮干部等參賽,以短視頻方式推介各地鄉土文化、展現大美四川。
在大賽組委會看來,鄉村文化的振興,絕不是傳統鄉土文化的“情景再現”,更不是割裂歷史的“推倒重建”,而是在破立并舉中去粗取精、滌舊生新,講好四川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大賽還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落地生根,以大賽為依托,激活鄉村文化發展春水,發動村民、村鎮參加鄉村文化振興魅力競演大賽,讓基層干部群眾從圍觀到主動參與,用新傳播手段講變革中的鄉村故事,解鎖鄉村文化振興“流量密碼”,讓鄉村文化“活”起來、讓鄉村生活“潮”起來,讓鄉村產業“火”起來。
青山不墨千古畫,萬里寫入胸懷間。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省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時代凝聚新使命、新征程譜寫新篇章,錨定“文化強省”和“鄉村文化振興”目標,四川正以奮進之姿、昂揚之勢,付諸于行動、見之于成效,講好美麗中國的四川鄉村篇章。